古人有很多取暖方式,其中一种在这里已经发

今天无意中在书上看了几个和取暖相关的成语,比如雪中送炭、嘘寒问暖、抱薪救火等,可见取暖的问题不仅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暖和还是寒冷,从来都是我们生活质量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要不怎么会有“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感慨,要不怎么会有饥寒交迫的窘迫,要不怎么会有嘘寒问暖的哲学。取暖看似是小事,实际上它是千千万万个人的小事,最后成了头等的大事,要不怎么会有“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写照。古代,是个没有暖气的时代,在冬天的日子里,古人都靠什么方式取暖呢?

作为一个湖北人,住惯了广东的冬(实际上广东没有冬),很难真正体会到那种透彻心扉的冷了。在北方,早在史前文明时期,对于如何取暖的事情,就已经展开了探索,北方人的保暖工作,从建房子时就已经开始了。半坡文明时期,当时的人类,建造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这有点今天陕北窑洞的味道。而且在屋内的地面中间,还会创造性地挖个坑,在坑的周边用泥土夯结实了,到了冬天烧火取暖的时候排得上大用场。这个取暖用的半地下的坑,被称为“火塘”,能被叫做“塘”的,说明面积从比例上讲应该不小,这从侧面说明古人多保暖工作的重视。

火塘

但从实际操作和安全上来看,火塘并不是一种安全的取暖方式,容易引发火灾,房子大了的话,根本留不住暖气,房子小了空气不容易流通。从先秦开始,一种叫做火墙的取暖方式,逐渐在宫廷中兴起了。秦朝都城咸阳遗址中就有关于火墙的使用,火墙是这样的,在建房子时,墙体的中间是空心的,到了冬天,只要从里面把墙烧热,那么整个屋子都会暖和起来。就是这种取暖的方式,在今天的东北被发扬光大了,才有了今天的火炕。

在《宋文鉴》中记载着这么一段和取暖有关的话:

“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这是火炕最早的记录,最早是女真族人开始这么取暖的,由此看来,火炕的使用到现在英国快有千年的历史了。火墙和火炕这种取暖的方式,据说在北方的农村,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是人民群众最钟爱的取暖方式之一。在北方的冬天,最热情的招待,不是大吃一顿,不是大醉一场,而是把炕烧的热热的,然后请你上炕坐着聊天。

关于火炕,在东北还有一个和东北相关的趣事呢。负责征兵的,把村里的青年都集合在一间有火炕繁荣屋子,让他们围炕而坐,然后再进行说教一番,想动员这些炕上的青年去当兵。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当兵是高风险的职业,所以他们都沉默不愿意表态。最后没有办法,负责人就让人一个劲地烧炕,炕被烧的坐在上面发烫,那些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就算强行带走,算是同意参军了。这个故事真伪已经无从查明了,但却说明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冬天的东北人,其实幸福很简单,就是有一个烧的热热的火炕,一家人齐聚一堂。

火炕

火墙、火炕都是大型的取暖设备,都是使用室内的取暖,那要是出门,除了穿上狐皮大貂,还有各种取暖的小物件,下面要说的几种就很有代表性的小型取暖的设备。

最常见的就是火盆了,我们现在用的,外观是方形的,中间有圆形的取暖器就是这种火盆的升级版,只是古人的火盆用的是碳,火盆因为使用方便,有金属的,有泥质的,因此深受百姓的喜爱。而且古代官员发的俸禄,不光发钱和米,还要发取暖用的薪炭。我们的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用碳取暖,暖和了我们的身体;到了发薪资的时候,又暖和了我们的内心,同样是“薪”,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总归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第一集中,就特意给我们呈现了为了“薪”的生活——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由此可见,薪碳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没有碳的冬天可是不好受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这种可能性有,但比较低,毕竟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还没有到那种密不透风的地步,房屋到处漏风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氧化碳会挥发掉,堆积浓度也不会超标,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更何况,火盆是开放式的,人是可以随意走动的,不会限制人的自由,而且火盆的面积不小,碳发生不充分燃烧的可能性不高。

但低不表示没有,听说曹操的谋士荀彧就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但聪明的古人已经有了防范的措施了,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

清朝时期,人们已经从实践中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取暖时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

迷你版的火盆---手炉,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用的取暖设备,特别是上小学的小孩子,早上都会把一个手炉放在胸前的毛衣里,捂着去学校,一来在来去的路上可以取暖,二来在学校里可以用暖暖手,写字会比较快。在红楼梦中就处处可见这种手炉,好的材质的手炉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艺术品,还有收藏的价值呢。

手炉

另外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我们小时候还用过的,不过是陶瓷的,但在宋代便已出现,学名叫“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这个和我们现在用的热水袋比较像,都是里面装热水“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汤婆子

为了避免“饥寒交迫”古人的取暖设备是个有力的保障,从大到小,每一个场景都照顾到了,其中火炕这种形式,在东北地区至今还很普及。手炉、汤婆子这种已经被别的物件所替代了。你哪里都有哪些取暖的物件呢?看到这些物件,有勾起你关于取暖的美好记忆吗?有勾起你童年的那些美好吗?欢迎留言交流,让我们一起记录美好,发现美好,感受美好,汲取美好让将来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7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