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消防员模拟火灾实验警示教育全民防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日,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来到广西电网桂林培训评价基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针对劣质排插、取暖设备等进行了一系列真实、客观的消防实验。通过消防实验,警示教育全民防火。
30秒,劣质插线板温度超60℃
如果使用劣质插线板,极易引发火灾。当天,消防员将具有“3C”标识的白色正规插线板和一个三无产品的黑色劣质插线板进行对比实验,同时在两个插线板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对比两个插线板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引发火灾。
两个插线板同时接通电源,正规插线板5秒即出现了过载保护,自动断电,而劣质插线板仍在工作。消防员用测温仪对两个插线板进行测温:温度显示正规插线板的温度一直在40℃以下,没有持续升温,劣质插线板的温度从最开始的36℃升到了53℃,再上升到61℃,并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切断电源,劣质插线板很有可能会烧毁、起火,消防员立即停下了实验。
消防员进行试验。于琳摄
随后,消防员就插线板外壳塑料的阻燃进行实验。“这个劣质插线板在刚刚的实验中温度上升比较‘迅猛’,所以我们等它降温再进行点燃实验。”片刻后,消防员小心翼翼地将黑色劣质插线板拆开,用喷火枪点燃插线板外壳塑料,紧接着“呼”地一下冒出了火苗。
在离开明火的情况下,劣质插线板仍然在燃烧着。10秒后,火苗不仅没灭,还越烧越旺。“这说明这个插线板安全质量不达标,火灾隐患很大。如果塑料外壳达到安全标准,即使着火后也会在30秒内自动熄灭,因为含阻燃材料。”消防员说。
直击对比燃烧实验,最快秒着火
为了模拟市民采用电取暖器具取暖的情形,消防员同时购买了市面上常见的暖风机、“鸟笼式取暖器”“木质箱式暖脚器”进行了对比实验。
试验现场。于琳摄
“我们模拟在人员离开后,未及时关闭设备,会出现什么情况。”消防员将三床大小、材质、厚度完全相同的毛巾被分别覆盖到三种电取暖设备上,打开电源,并开始计时。时间过了20秒,“鸟笼式取暖器”上冒起白烟;40秒,“鸟笼式取暖器”出现了明显的刺鼻气味;1分05秒,“鸟笼式取暖器”上的毛巾被开始焦化;1分45秒“鸟笼式取暖器”已出现明火,并猛烈燃烧;2分55秒,“鸟笼式取暖器”基本烧塌;3分35秒,“鸟笼式取暖器”的电线呲起火花。随后,暖风机、“木质箱式暖脚器”上的毛巾被也相继开始起火……
通过实验可知,电取暖设备不能用毛巾被、衣物或其它棉织品进行覆盖,用棉织品覆盖最快秒左右就有可能着火。同时,取暖器的质量问题也十分重要,质量不好的取暖器很有可能自燃,甚至会有漏电、触电的危险。“大家还要注意,电取暖设备一旦着火,千万不能用水浇灭,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再进行灭火。”消防员说。
实验结束后,广西电网桂林培训评价基地培评部高级助教、技能专家杨波表示:“市民要选择合格取暖器和插线板,合格的插线板和取暖器都必须有国家3C认证的标志。不要在无人的情况下,保持取暖设备使用状态。最后,要注意避免‘小马拉大车’,插线板都有额定功率,不能超负荷使用。”(周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83.html